人到老年手颤抖,我的毛笔字写得像蜻蜓点水,硬笔字更是写得歪七扭八,我管它叫“抖字”。今天,和老朋友们一起来聊聊我和“抖字”的缘份:
▼
一支钢笔
我大半辈子手不离笔。有一枝老牌子金星钢笔,跟了我60年,妥善保存,没有丢失,现如今成了“古董”,想留给子孙做纪念。

▼
学毛笔字
我的毛笔字是在那个特殊年代练成的,每天抄、转、写大字报,年轻气盛,没学过字帖,也没人指导,不管好赖,只要写得多、写得快就好。从1968年到退休,笔、墨、纸、砚全入库,毛笔字也就不写了。
▼
我的“抖字”
退休后,发现手不听使唤,名医、名院也看了,钱也花了,没效果,是遗传,不发展就不错了。亲朋好友建议我多玩玩钢球、多练练字,有利于改善手颤抖的毛病。18年间断断续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决心坚持。但我有一个小本子欣幸保存至今,里面有我的毛笔“抖字”,晒给朋友们看看。

▼
重操书法
来到新安养老服务中心后,生活丰富多彩,工作人员,特别是护工、保洁阿姨们爱岗敬业、辛勤劳动的精神感染着我,我的毛笔“抖字”又派上了用场,书写了30多张表扬信、感谢信。字写的不好,但却表达了我们老俩口对劳动者的深深敬意。

▼
练硬笔字
钢笔不用了,毛笔写得也少了,我又转向了硬笔字(中性笔),给金夕延年微信公众平台写写稿,锻炼文采;学抄诗词,修养身心。如今,练习硬笔字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


▼
一点体会
我喜欢接触新兴事物,充分利养老的大好时光,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喜爱书法,虽然我的“抖字”不好看,但是每天不倦的坚持,让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