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诗人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即,每个人都诗意地生活。这却是怎样?抬头张望林立的水泥森林,想找寻一个干净地方。然而低头忙碌的城市现实,一切栖居多少又与诗意格格不入。短缺的住房,循环往复的劳作,乃至于趋功逐利,娱乐消遣,稍不小心就满目疮痍,垂垂老矣。
因此不如这样揣度: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诗意的栖居之所。
把外探的触角,再打开那么一些,在荒芜聊赖与碌碌繁忙之外,在清微淡远与慷慨激昂的笔触与旋律里,依然栖居着许多的诗意。
开场前,吕慕康老人专注地观赏作品。
和吴佩君奶奶,在她的《翠鸟图》前合影。
画里可见栖息斜枝自在之情。
这雅致小品在巡展过程中,叫好声最盛!
说是栖居之所,待意会时又不止步于一个堂堂的地理概念。简单的一个比喻,当我们说“家“的时候”,往往是一幕幕的温情画面;再比如……“江南”,江南,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与其说是一个地理概念,不如说,更是一个诗意的人文象征。
开源二群的表演团队,一曲《山水情歌》,
悠悠扬扬,率先铺展开山水画面。
奔放洒脱的水兵范儿,利落的现代气息,
夕阳红老年大学的《双人跳展示》别开生面!
尽管眼下,江南,同样逃脱不开现代工业与商业的收割,血缘里头,千百年的人文底蕴却是实在的。
看的,听的,说的,走的,太多了。太多的一如十月秋天收割过的稻田上,点点流萤之光,美,却短暂——而唯有艺术精神之光,能在回顾往事里,为前路点亮长明篝火。这是时光与衰老,都无法剥夺的光荣勋章!
“十佳书画作品”颁奖仪式。
本次艺术节活动评选了4名优胜奖、1名优秀奖,
以及十佳书法作品奖、十佳绘画作品奖。
“老有所乐”,感谢来自夕阳红的殷俊春热心赠字。
我们想做的,不过是在这个收割过的稻田里,陪你找个干净地方,尽余生,让我们升起篝火、收割天光——就在我们的养老院,在各自的心天里,构筑诗意栖居之所。
赵璧奶奶是在院里长住,
女儿“二姐”今天为带来了她的家属感言:
等几年,要来陪妈妈一起住。
这才是真正的夕阳红——有人文,有关怀!
这是7日早晨,位于滨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人文养老·首届金夕延年艺术节”的回顾与一点反思。如果你刚好也在现场,也许,你能懂得所说和未说的那些言辞。如果你刚好不在,那么,看看照片,听听音乐,尽情领略一番吧!
由夕阳红老年大学为大家带来的精彩节目:
舞韵瑜伽《美丽的神话》;
京剧选段《花木兰》,走入观众中,清亮的唱腔回旋在灯光柔和的礼堂里,如梦似幻;
悠扬婉转的葫芦丝演奏《美丽的金孔雀》,
极具滇南风情!
《想跳就跳》,在自由自在的新疆舞蹈里,
结束本次文艺汇演。
最后,珍重感谢无锡夕阳红老年大学、无锡机床厂、隐秀苑老年书法班、江阴市文渊阁书法社的热情参与与支持!
此次“人文养老·首届金夕延年艺术节”文艺汇演,到此步入了尾声。愿大家收获了欢乐!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愿人文之风永恒熏习在各位的心中!时光渐老,独独你在文化艺术的殿堂里返老还童!感谢大家!
汇演结束后,纷纷参观滨湖区社会福利中心;
蒋德桐爷爷的房间,可谓兰香雅室,书法优胜奖获得者顾永正老师为他题字;
走入满室阳光的房间,老人们正热切交流。
金夕延年养老服务,
打造不一样的人文养老氛围!
来日方长,
请大家多多指教!
▼
友情链接:滨湖区社会福利中心|新安养老服务中心|锡东护理院|乐龄护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