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听93岁老人说感慨
我叫周子源,今年93岁,入住无锡新吴区新安养老服务中心足有100天了。在这百天时间里,我亲历其境,亲身感受了新安养老服务中心不是家庭胜似家庭,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温馨生活氛围,诸情诸景,感慨良多。
▼三十九面锦旗
8月6日,护理员黄兰芳带着我从中心的一楼一直走到六楼。我发现,在每层老人用餐的餐厅墙上,都挂满了锦旗,数了一下共有39面,我深知这是中心领导和护理员的忘我劳动换来的,现摘录其中几面,与大家分享。
佟志远老人给黄院长、谢主任、黄兰芳、路海萍、赵翠萍的锦旗上写着:“热忱关怀,无私奉献”;
堵德甫、吴雪芬赠给黄院长、谢主任、胡凤云、姜爱琴、黄福兰的锦旗上写着:“浓浓爱意如春风,无微不至如亲人”;
王孟根老人赠的锦旗上写着:“敬老爱老,大爱无疆”;
贺之新家属赠的锦旗上写着:“精心护理,胜如家人”;
朱生和老人赠的锦旗上写着:“关怀备至,春暖满园”;
唐宗勤家属赠的锦旗上写着:“贴心护理,关爱老人”;
乐金云家属赠的锦旗上写着:“敬老助老扬美德,倾情奉爱胜亲人”。
▼服务胜亲人
护理员们对入住老人们关怀备至,他们习惯亲切地称呼男宾为“爷爷”,称呼女宾为“奶奶”。遇见年老力衰的老人走路缓慢,他们就耐心上前搀扶,每天不辞劳苦地照护老人上厕所、进餐厅,为老人剃胡须、理发、洗脚,定期为老人助浴,将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对于有特殊病情的老人,护理员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和关爱。在服务中心B区118室住着一位83岁的李老伯,他患有脑萎缩症,双脚不能行走,平常只能靠轮椅来活动,生活起居全靠护理员照顾。每天早上5点多钟,护理员黄兰芳或路海萍把李老伯叫醒,为他解尿袋,把尿液倒进便桶后,用温热的毛巾为其擦洗,然后为老人穿袜子、着裤子,换上干净衣衫,扶着老人坐上轮椅车,推进卫生间,给老人放水洗脸刷牙,然后推着老人进餐厅吃饭。入住中心一年多了,李老伯在中心领导和护理员的关怀下,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兴起时分还能同护理员讲讲话呢!
▼称心的膳食
根据无锡地区老年人的习惯,中心精选绿色天然有机食材,细化烹饪,既保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又做到了酥、软、烂。早餐是一个鸡蛋,一碗粥,一个馒头外加一些清爽的下粥小菜,中午一荤两素一汤,粥和饭都可以免费添加。为了让老人们吃得健康、舒心,中心还经常变换菜肴品种,不定期更换主食,增加一些如馄饨,饺子,面条等品类的食物。在高温天里,中心每日午间供应绿豆汤,清凉舒心,让老人们暑气顿消。
▼丰富的文化生活
服务中心十分重视老人的文化生活,在大院墙旁,建造了一个约足球场大小的文化广场,场内配置了十多种运动器械,有太空漫步机,仰卧起坐板、跨马机、四位坐凳训练器、双杠等等。广场两面靠河,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老人们三五成群,兴高采烈地出动了,有的做“24式简化太极拳”,有的做“八段锦”,有的在器械上活动关节,有的赤着脚在鹅卵石上行走,有的在宽阔的通道上漫步.....老人们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好不惬意!
文化广场的兴建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前来游乐锻炼,附近的瑜伽小组也喜欢到场内进行表演,给老人们的生活增色不少。此外,新安养老服务中心也会定期在二楼的会议室里放映小电影或开展文娱演唱活动,院内老人多才多艺,时常会自告奋勇上台一展歌喉,慷慨激昂的革命老歌,博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
入住新安养老服务中心,我们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养得好,真是此间乐,不思蜀。
入住老人:周子源
2017年8月
友情链接:滨湖区社会福利中心|新安养老服务中心|锡东护理院|乐龄护理院